菜鳥就是驚弓之鳥
剛到新公司什麼都有點擔心緊張害怕
上篇講說整理會議記錄跟翻譯一開始都好膽戰心驚
因為太多術語沒聽過,超怕一個錯過就完蛋
為此買了錄音筆
第一次開會我還特別提早7:30就先到公司旁邊的星八克惡補
但是
我一直覺得人生就是一條媳婦熬成婆的路
當了兩年媳婦後我速成的熬成婆婆
開會只紀錄老闆講的話,不是重點的部份就會自動進入沉睡模式...
嗯
好講一下還有什麼雜事偷吃步吧
二、聚餐
聚餐又分很多種:主管聚餐、部門聚餐、老闆與客戶用餐、老闆私人宴客等等等等等
依照不同的類型:人數、桌數、菜式、價格還有老闆喜愛等等各種方式都需要鑽研一下
相信秘書做一陣子都會建立自己的餐廳名單/飯店名單/便當店名單/好吃點心/好喝下午茶XD
現在一片空白?
不用緊張
我當初是連秘書需要這些都不知道
就蠢蠢的進去了
只能說我老闆非常勇敢。
1.部門聚餐
舉例我們部門的主管聚餐,人數大概要用到兩個圓桌20人左右
這種場合我們部門約莫一季一次
有哪些key point呢?
基本上最重要的大方向就是:
餐廳選擇/包廂/可否刷卡/酒水價格
舉我自身經驗為例:
a.餐廳選擇:台菜為主,圓桌最方便部門聚餐,也可以喝的酒酣耳熱。
但這方面也要看你老闆有沒有習慣的餐廳,當然自己的口袋名單也要有一些
有時候康熙來了都會介紹,可以多多參考!
來講講一些有名的:
欣葉(請大陸人更好用)/田園台菜(好吃但太小,不太適合人多)/茂園/玉喜飯店/雞家莊/金蓬萊/台南擔仔麵(有點貴)
桐花客家菜/龍都酒樓/宋廚(你厲害訂的到真的就三級跳變神了)
歐歐歐我一直很想去吃看看一個預約制的「歐家宴」
一次可以開兩桌,價位好像還滿划算的。
另外,Biba私人推薦如果是很local的主管犒賞眾主管的聚餐,也可以考慮:合江街的89活海鮮
一桌大概1~20000上下,可以吃到超肥美超大隻帝王蟹,還有超嫩牛肉以及各種超肥美海鮮
如果你有看過很多人po他抓帝王蟹的照片,不要懷疑應該就是這家餐廳!
b.菜色價位&付款方式:餐廳選擇的同時,可以打電話去餐廳請他傳真菜單給你參考
通常要點合菜的話,餐廳都會配好從6000一桌/7000一桌到上萬元一桌都有
像我們每次聚餐下來平均一桌大概一萬元上下的價位
但是還要算開啤酒的錢.....
如果內行人不吃合菜,也可以直接要菜單,這種台菜的店通常上菜很快滴~不用緊張
菜色也可以跟老闆討論一下
通常當到老闆的人,都山珍海味吃到成精了,最好是選他喜歡的你才不會出錯
畢竟到時候菜不好吃,就算他硬要怪到你頭上
你們也心照不宣,小兩口私下知道:你欠我一次!
啊!別忘了要問餐廳有沒有收開瓶費!!! 不要老闆突然帶了他珍藏的好酒,結果要收500元開瓶費
雖然是小錢,但這種酒酣耳熱的場合最怕就是影響到大家的心情....
最後
付款方式這就也要先問清楚
也要跟老闆培養好默契,處理這種公司飯局的款項時
到底是他要付錢,你再幫他報帳;還是你直接付錢,再跟公司請款
因為是掛公司的帳,如果可以刷卡當然最好,現金就一定要事先準備好~
還要看你手頭上有沒有可以運用公司的錢(零用金)
通常秘書都會有一筆零用金動輒數萬元可以隨時挪用
C.場地check/包廂有無低消
你知道的:小心駛得萬年船
我就是有慘痛的經驗,一次訂了新的餐廳自己沒去先check
結果隔天老闆怨氣很深的說:
「昨天的菜很好吃,但是包廂很小,而且還擠在廁所旁邊,下次不要再這樣了。」
你說秘書怎麼那麼可憐,還要自己先去看餐廳?
好啦,你也可以打電話定位時問清楚、講清楚
但我就是深怕老佛爺有任何不滿意
所以通常都會提早一兩週或兩三天自己去check一下,去看一下包廂的位置
還有重點是,跟餐廳老闆先溝通一下,先交待清楚
「我們會自己帶酒來,不要算我開瓶費唷!我們會喝你們很多啤酒啦,要確保你們酒夠冰吼」
「要幫我先準備啤酒杯跟白酒杯」(有高粱之類的烈酒記得要餐廳提供礦泉水給他們參)
「前菜我們人入座之前就要先幫我都上好」
(以上各種情況看餐廳規模還有聚餐模式啦,我只是舉例)
順帶一題,有的餐廳要用到包廂就要付低消,切記打電話去survey時一次就要問清楚
最好連附近的交通動線,停車場位置都給他一次研究好
這樣每次貼心的幫老闆想的週到週到,萬無一失
那就可以很快媳婦熬成婆哩
D.座位安排
來來來,重頭戲來了!
吃飯要坐哪?
我就先講圓桌的就好~秘書通常不要距離老闆太遠
why?
要幫老闆添酒啊,要觀察老闆臉色啊,看他有沒有什麼指示啊
但是
也不要坐離門口太遠。
why?
隨時有狀況要趕快找服務人員啊!
酒喝不夠要趕快叫啊
要加菜、要紙巾、要飲料....各式各樣大家要得你都要第一時間趕快找人給你
所以秘書吃飯時不就很痛苦?
是的。
我恨聚餐,聚餐不是讓我吃飯的,他是一個戰場跟考驗。(握拳)
記得第一次聚餐的時候是整個部門的大聚餐
總共8桌,在一間台北市郊區的上海餐廳。
距離我家10萬八千里的遠
因為是第一次安排,人數又80多人,對當時的我來說太龐大
菜鳥如我還特別找Bi爸bi媽全家一起去,先試菜
然後自己前後去看了兩次場地,check N次才放心
光是事前的座位安排跟規劃,哪個team跟哪個team坐一起
哪個team感情不好不能坐一起
老闆要跟誰坐主桌
主桌的位置怎麼安排balabala一大堆
基本上我的經驗就是:全部都自己先規劃一個草案,然後跟老闆討論!
因為我們各團隊人數差距很大,哪個團隊跟哪個團隊這次要坐在一起
老闆都很有自己的想法
等老闆確定之後,再公佈給大家
(當然,如果今天只有一桌都是主管的話,就不用那麼搞剛了,大家都主管階級了,每個都耳聰目明深諳職場倫理滴)
最重要還有:我自己要坐哪?
嗯嚴正的建議大家,再怎樣不想跟老闆同桌
也不能坐離他太遠,隨時要觀察他的旨意
啤酒不夠要馬上幫主桌補
如果同一桌的話,最好可以坐隔他左右一個位置
畢竟左右的位置可能都是重要的主管
那你隔著那個重要的位置:可進可退
酒不夠馬上幫他斟,冰塊不夠馬上出去找人拿
「眼明手快」應該是秘書一生奉行的圭臬吧!
(Hunter一定超愛都敏俊西~)
總之,座位安排是一個很大的學問
之後還會講到幫大家分組、分房間、分車子balabala
全都是學問學問學問啊!!
媽呀!
我打一打才發現,光是部門聚餐就整理不完了
而這類型只是一般般的圓桌菜式而已
飯店呢?接待國外客戶吃飯呢?私人宴客呢?
基本上,原則都是大同小異
訪價時請問清楚:
餐廳菜色選擇/包廂/可否刷卡/酒水價格
但以上那些各類型的聚餐方式我還是會認真介紹的啦
畢竟我打了那麼多場聚餐戰
不好好分享就愧對我那兩年的菜鳥秘書時光了
敬待下回